九游娱乐-中国最具创意的娱乐平台

科技打头阵 创新赢未来-九游娱乐传媒
公告: 九游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业明星艺人经纪与演出策划服务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长堎工业园区江铃大道东侧
QQ:320145896
电话:0791-85218096
手机:13659630236
新闻资讯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科技打头阵 创新赢未来

更新时间:2025-04-29 02:51:12  点击量:

  

科技打头阵 创新赢未来(图1)

  4月26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记者 张大岗 摄

  4月2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开幕,翘首以盼的国字号盛会再次相约大湖名城,热热闹闹的“科技大集”盛装绽放创新高地。一份份成果闪亮登台,一位位大咖热情演讲,一个个项目签约落地,巢湖之滨闪耀科技之光、澎湃产业大潮。

  本届科交会总体规模、成果数量以及参展单位数量均创历史新高。漫步展馆,从序厅到科技引领展区、产业创新展区、生态赋能展区,再到“双招双引”路演对接区、新技术新产品演示体验区,重磅成果汇聚一堂,令人叹为观止。

  “机器化学家”小临挥动双臂,手拿烧杯开展实验,引来一拨拨观众围观。这是合肥机数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全球首个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平台,集成了移动机器人、智能化学工作站、高通量计算系统与智能化学大脑,实现人机对答、理解科学需求、设计研究方案、主动进行实验的全流程覆盖。

  合肥机数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业务经理姚爱华介绍:“机器化学家通过融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与材料数据库的先验知识,可突破传统量子化学计算的效率瓶颈,实现催化剂稳定构型及活性位点的快速预测,为新型催化材料的理性设计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

  灰色的“箱子”竟能让硅藻“开口说话”?合肥国镜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冷场扫描电子显微镜,具有高分辨率、智能化、小型化、低电压等特性,实现了国内在高端电镜领域“零”的突破。

  合肥国镜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门负责人孙鹏飞解释:“这款设备可以应用于新能源、半导体、光伏、生物医药等领域。”

  全球第一台真正达到大规模商用、拍摄线D数字人的智能设备——优链3D云阵相机;国内首个5G网联版无人机自动方舱——“天驿方舱”;全国首个水泥建材行业AI大模型——海螺大模型……一个个“第一”,一款款“首个”,全国耀眼成果齐聚合肥,尽展大国科技腾飞的盛世气象,更加彰显安徽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强劲动能。

  从两院院士到重点高校院所专家,再到头部企业和知名金融机构代表,本届科交会精英汇聚、大咖云集,掀起一场场“头脑风暴”,碰撞出一簇簇“智慧火花”。

  “有人说‘老师学生都去创业了,谁来搞科研?’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们要破除高校科研与创业是‘零和博弈’的认识误区,引导师生把做影响和改变世界的事作为奋斗目标,打开学校的边界,建立新的评价机制与培养机制,源源不断吸引更多国内外顶尖人才加入,形成价值闭环。”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丁奎岭认为,要发挥高校、企业、地方三方的协同作用,共同构建产学研高效协同创新体系,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杜春野表示:“我们要以金融所能对接国家所需,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未来5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聚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科技型企业累计提供融资不低于3万亿元。”

  “安徽是一片充满创新活力的热土,我们高度重视在安徽的布局与发展,积极融入‘6178’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孙迎新认为,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技术创新、要素叠加、场景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他表示,目前,中国电科在安徽重点布局了探测感知、光传输与传感、空天信息等多项产业,接下来期待与安徽携手打造低空经济增长新引擎。

  “科创板有效畅通‘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热情,成为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吕昊介绍,目前,安徽拥有科创板上市公司24家,位列全国第6,首发募集资金297亿元。下一步,上海证券交易所将优先支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的科技型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持续引导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引导资源要素向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聚。

  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签署“聚变装置设计研发及技术服务”项目,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院签署“生物基材料应用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安徽专场对接会上,多家院所开展成果产业化项目路演,安徽省内龙头企业发布技术需求,一批成果转化项目成功签约。

  “张榜”求金方,“揭榜”解难题。本届科交会以转化交易为落点,突出高水平成果供给、高质量需求牵引、高品质生态赋能,开展大科学装置衍生成果路演对接、知名高校高水平成果路演活动等十大专项对接活动,成就科技“高精尖”与产业“淘金团”的“双向奔赴”。

  “未来,可能会有像机器人的汽车或像汽车的机器人出现。”在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科技招商对接活动上,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访问教授、奇瑞商用车特聘专家祝烨博士表示,汽车与机器人的协同也会碰撞产生更多全新的商业模式。

  在合成生物平台建设和科技招商专项活动上,安徽省合成生物学会按下筹建“启动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周从照表示,未来安徽省合成生物学会将通过整合高校、企业和政府资源,进一步打通技术转化的阻力,创造服务产业的优势,助力安徽在全国合成生物水平竞争中占据核心地位。

  “‘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评价大模型’的研发调试过程中,安徽创新馆向项目组开放了安徽省3000多项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数据,为大模型的本地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全国科技大市场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李闽榕发布全球首套“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评价大模型”,他“点赞”道:“安徽全省上下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已经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的一匹‘黑马’。”(记者 张理想 鹿嘉惠)

  4月26日下午,省汽车办路演大厅座无虚席,第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专项活动——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科技招商对接会在这里举行。这场对接会汇聚了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金融机构及服务平台等“政产学研金服用”多方代表,通过前沿技术专题会、创新产品专题会等环节,促进技术需求与市场应用的精准对接,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同频共振,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下半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会议一开始,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执行秘书长、省未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主任任林杰作了一场名为《以自主可控开源芯片架构为基础,构建全链条创新平台》的推介,直指当下汽车芯片领域的痛点与堵点,并宣布建立“开元汽车芯片创新联盟”,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的协同创新与合作。

  “当前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不足,还存在依赖进口的现象,自主可控芯片技术和产业生态尚不健全,汽车芯片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不足。”任林杰点出了当前国产汽车芯片领域的不足与短板。他表示,正是因为这些问题,自主可控汽车芯片的研发与创新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任林杰在会上宣布发起成立“开元汽车芯片创新联盟”。据了解,该联盟旨在依托 RISC-V开源架构,打造覆盖“芯片设计—车规认证—操作系统—应用生态”的全链条创新平台,加速推动中国汽车芯片的自主可控与全球化竞争能力提升。

  “相信依托安徽的创新优势、万亿级汽车产业和巨量的应用场景,安徽一定可以打好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任林杰说道。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访问教授、奇瑞商用车特聘专家祝烨博士以“具身驱动的工业智造解决方案”为主题,探讨了人工智能与汽车制造的深度融合,为行业描绘了智能化、柔性化生产的新图景。

  祝烨认为,机器人和汽车其实很像,它们的技术都是同源的,未来还可能有更多的融合,尤其是自动驾驶技术,其从L1到L5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具身智能的一步步成熟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就是说,未来可能会有像机器人的汽车或像汽车的机器人出现。他表示,通过AI技术,汽车将会更加拟人化,像一个智能生命体,汽车与机器人的协同也会碰撞产生更多全新的商业模式。

  作为安徽汽车工业的领军企业,江淮、奇瑞、蔚来在会上分享了最新技术成果与战略布局。其中,江淮汽车以“江淮智驾产品布局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核心,深入分析了行业政策、市场趋势及技术演进路径,并重点展示了其在主动安全、L2+NOA、L3有条件自动驾驶及L4无人驾驶等领域的技术实践与未来规划。

  此外,合肥市、芜湖市的城市场景代表,科大硅谷、淮南市、怀远县的平台载体代表以及成为资本分别就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产业生态建设及金融赋能等主题进行了专题推介,共同探讨区域协同与产融结合的新路径。(记者 王弘毅)

  4月26日,第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专项活动——合成生物平台建设和科技招商专项活动在合肥举办。活动以“合成万物,皖美起航”为主题,吸引了省内外多家高校院所科研人员代表、相关企业代表、投融资机构代表等300余人齐聚一堂。

  主会场外,记者发现达健生物、瑞拜药业、菁科生物等多家企业来到现场路演,桌上整齐摆放着企业宣传资料和各类样品。合肥中科健康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陶晶热情地介绍道:“今天有不少业内大咖参会,还有投融资机构在寻找项目,我们也希望能通过这场盛会把企业多多宣传出去。”

  当天活动内容丰富,涵盖了重大项目签约、合成生物学会(筹)组建、院士专家主题演讲、地方政策发布、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发布等多个环节,系统展现了安徽推进“顶层设计—科技攻关—平台搭建—成果交易—产业落地”一体化推进的总体格局。

  在重大项目签约环节,合肥高新区管委会、芜湖三山经开区管委会等地方政府单位与上海凯赛生物、深圳华大基因等企业集中签约了“生物基复合材料新能源结构件研发制造项目”等5项“双招双引”重点项目,累计投资达11.8亿元。这些项目涵盖高端研发平台建设、产业化示范基地打造、创新企业引进落地等多个方向,充分体现安徽推进科技招商的实效与广度。

  “九游娱乐的游戏攻略有哪些?”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周丛照、安徽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熊宇杰等专家学者发起的安徽省合成生物学会(筹)组建启动仪式也在当天举行。这标志着我省在合成生物领域已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组织化、体系化发展格局。周丛照表示:“合成生物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国家和安徽省均将其列为发展重点。未来安徽省合成生物学会将通过整合高校、企业和政府资源,进一步打通技术转化的阻力,创造服务产业的优势,助力安徽在全国合成生物水平竞争中占据核心地位。”他还向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发出邀请:“让我们以学会为舟,以创新为桨,共同驶向合成生物焕新革命的星辰大海。”

  活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行业交流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作《合成生物学赋能生物医药创新和产业转化》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的《合成生物科技的颠覆性:以大健康产业变革的科创实践为例》讲述了颠覆性合成生物技术催化大健康领域的变革性发展;生物反应器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立新的主题报告是《道器合一 器以载道——合成生物装备制造》。

  顶级学术大咖的主题报告引发雷鸣般掌声。安徽农业大学生物育种中心常务副主任魏鹏程兴奋地说:“今天来参会,能与高层次专家现场交流,机会难得。这次会议不仅整合了创新链,对接了产业链,也让我们科研人员树立了信心,更坚定了方向。”(记者 陶妍妍 程兆)

  人工智能不仅是未来经济竞争的焦点,更是未来生产活动的赋能工具。如何让人工智能更“聪明”,推动更多新技术、新成果快速匹配新场景、新应用?

  4月26日,作为第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专项活动,“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对接活动在合肥举办。本次活动以“皖美‘AI+’智能创未来”为主题,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公共服务、社会民生等重点方向,邀约省内外人工智能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政府部门、投资机构等近300人参加,发布重大场景机会,开展场景对接招商,让场景机会与场景能力深度对接,加快推进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在皖落地。

  走进会场,记者发现,工作人员为每位受邀参会者提供一本“人工智能场景机会供需手册”,书内详细介绍了省内近百家企事业单位的场景名称、具体合作需求和联系方式,还提供了安徽16个市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上的政策说明和产业专班联系人,极大方便了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后续合作。

  “这个小细节体现了主办方的务实细致,小小的一本手册,很好地了解安徽各市在人工智能领域扶持政策、场景需求等内容,对我们企业重点开发技术成果更好赋能场景应用、开拓产品市场很有帮助。”北京元一畅想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谢浩说。

  对接会上,省气象局、国能安徽、奇瑞汽车及亳州、马鞍山、黄山三市围绕气象预报、工业运维、智能驾驶等领域集中发布了“人工智能+”重大场景机会近20项。并与参会的政府部门、投资机构等进行互动交流、需求对接。

  “我们带着需求、带着预算,向大家发布我们的场景需求清单。”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型智能交互与应用实验室主任刘浩面向参会人工智能企业现场发布“座舱自然交互”“人车共驾”“智能底盘”等智能汽车领域场景需求。“希望借助这次活动机会,找到有能力解决我们需求的企业合作伙伴。”刘浩说。

  近年来,马鞍山市紧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围绕工业制造、智能矿山等重点领域,打造了一批典型示范场景。“我们将安排专项资金、提供政策支持,让更多科创企业在马投资便利,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马鞍山市科技局局长景维光说。

  活动现场,还组织元宇宙场景机会与能力发布,邀请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专家及省内外元宇宙领域知名企业,发布AI智能体引擎、3D多模态大模型等创新技术成果,共同探讨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发展新趋势。同时,产业场景、地市场景专场对接交流活动同步进行,将借助该活动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资源深度融合,加速“人工智能+”行业深度赋能和区域全覆盖。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率先启动了全域应用场景一体化大市场建设,围绕‘人工智能+’释放高质量场景机会300多项,带动全省研发推出行业大模型70多个。这些场景覆盖了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国阳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搭建一个高效对接平台,突出场景创设和成果应用,推动更多优秀企业和项目落户安徽,助力安徽打造全国乃至全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创新高地。(记者 罗晓宇 王兰兰)

  4月26日下午,第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专项活动——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对接会在合肥召开,会上专家、学者围绕金融如何更有效地支持科技创新,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很多有关科技金融的政策,商业银行应紧跟政策引领,用好政策工具,积极共建政银合作的新模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杜春野表示,要支持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创业投资基金、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体系,着力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建立风险分担与收益共享机制。

  围绕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他建议,要完善科技金融生态圈服务,通过构建覆盖企业“起步—初创—成长—成熟”全生命周期的接力式金融产品谱系,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持续且适配的金融服务,全方位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降彩石表示,围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要发挥科技保险在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着力打造科技保险服务体系,持续丰富科技活动全生命周期保险服务,助力科创企业融资增信。

  “我们成立科技保险中心,并在合肥等地成立了12家分中心,全力支持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保单增信功能和保险资金长期稳定优势,助力缓解科技企业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面临的融资难题,让科创企业更加专注于创新创造。”降彩石说,中国人保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推动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在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保险保障水平方面,聚焦保早、保小、保长期、保硬科技,推广保费型综合保险方案。在完善科技人才保障方面,丰富区域特色科技人才专项保障方案,助力实现科技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发展部总监黄磊表示,要聚焦产业链上下游中具有强链补链作用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等优质企业,推动更多创新型科技企业加速登陆北交所。截至3月31日,安徽已有北交所上市公司12家,已成为北交所优质企业的主要供给地。

  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发展部副总监万建强表示,加快推进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需要统筹运用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关键枢纽作用。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发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壮大耐心资本,支持培育发展科技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记者 汤超)

  助力“实验室”牵手“生产线日,第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专项活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安徽专场对接会在安徽创新馆举行。会上,来自“实验室”和“生产线”的双向发布成为全场吸睛焦点:一边是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发布了一批中国科学院拟转化重大科技成果和专利,中国科学院金属所、自动化所、微电子所、上海硅酸盐所、大连化物所、福建物构所等10家院所现场进行成果产业化项目路演;另一边,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国科量子网络有限公司等3家省内龙头企业相继登台发布技术需求。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高航携带“面向深层组织高精度成像的微电子可穿戴超声贴片”项目登台路演,她希望能借助科交会平台跟安徽的科技企业进行详细的技术交流,实现技术落地。“安徽科创环境、营商环境很好,有很多实实在在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我们想来寻求一些帮助,推动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高航说。

  “本次科交会上,很多中国科学院院士和行业专家做了分享报告,他们视角新颖、思考深刻,我听了之后深受启发。”来自铜陵有色集团技术中心的工程师张弛告诉记者,他带着三项课题参会,分别涉及到采矿智能化、冶金智能化方面以及新材料领域,需要技术方面的帮助。“会上,新材料开发、绿色冶金、资源高效利用等话题的讨论,与我们集团在铜产业链上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为我们解决技术困难提供了途径。”张弛说。

  现场气氛热烈,沟通高效,这与大量周到的前期准备密不可分。据悉,“融合点”行动安徽活动启动以来,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和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密切合作,共同制定《“融合点”行动安徽活动方案》,着力把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和成果转化的“融合点”紧密衔接,有组织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月,成功举办“融合点”行动安徽首场对接会,随后各市在精准匹配基础上组织成果路演和技术需求发布活动。依托第三届科交会,发动各市科学技术局、安徽科技大市场和中国科学院相关科研院所,常态化开展需求挖掘、成果评价、供需匹配、交易撮合等,对接成效显著,活动促成签约50余项,其中1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约20项,合同总金额约21亿元,助力解决甲酸甲酯下游高端酯类化学品生产、纳米集成传感器等重大技术难题。(记者 陈婉婉)

  这些年,安徽生产总值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的跨越式发展。平均每1分钟,就有3辆新能源汽车、5片12英寸晶圆、40台笔记本电脑、1430片液晶面板在安徽下线……

【返回列表页】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长堎工业园区江铃大道东侧  电话:0791-85218096 手机:13659630236
Copyright © 2024 九游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赣ICP备19002567号